2025-11-21
2025年11月11日,由大湾区多样性算力应用创新研究院主办的“多样性算力应用培训—鲲鹏高性能计算应用培训”第二站,在陕西科技大学成功举行。此次培训聚焦高性能计算前沿领域,旨在加速多样性算力产业生态建设,培育专业人才,推动算力技术与应用的深度融合。

多方协作,共育人才
培训得到陕西科技大学、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吸引了计算机技术、电子科学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的百余名硕士研究生参与。陕西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助理任喜伟教授在开班致辞中强调,学校始终肩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使命,希望学员珍惜此次学习机会,学有所获,为未来的科研与实践之路筑牢根基。华为计算高校生态发展高级总监黄兴则从华为的算力战略布局、生态建设以及对创新计算人才迫切需求等角度,阐述了此次培训的重要意义,激发学员们的学习热情。
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应用推广部部长张宇详细介绍了深圳超算的发展历程、服务能力及超级计算机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并着重介绍了大湾区多样性算力应用创新研究院的成立背景与建设目标,现场发布了研究院第二批课题申报指南,向高校和科研单位发出合作邀约,为产学研合作奠定基础。
专业课程,赋能实践
鲲鹏培训课程由华为资深讲师田家蔚主讲,系统讲解了鲲鹏处理器的背景,ARMv8体系结构、技术创新亮点及NUMA亲和性原理,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为学员们揭开鲲鹏处理器的神秘面纱,帮助学员掌握高性能计算核心技术。课程设置互动提问环节,引导学员深入思考,并安排了鲲鹏处理器微认证考试,助力学员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
深化合作,共绘蓝图

培训结束后,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陕西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的代表,就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与技术创新展开深入交流,达成多项共识,为推动高性能计算技术的创新发展擘画了崭新图景,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迈入新阶段。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学员的专业技能,也为多样性算力产业生态建设注入了新动力。未来,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将继续携手各方,推动国产多样性算力的创新与应用,助力我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735号